《半神》我們都該練習「安在」當下|書籍推薦

5d8210f4a3 sp 9787908
《半神》我們都該練習「安在」當下|書籍推薦
《半神》我們都該練習「安在」當下|書籍推薦

遇到迷惘與困頓時,你總選擇逃離還是安在當下呢?最近看完了我很喜歡的一位作者熊仁謙所出的新書《半神》,除了內容精彩外,同時每篇的章節也都不超過六頁,非常好讀,讓我與你分享讀後心得囉。

人應該為自己的迷惘與掙扎感到榮耀,因為經歷過後,我們會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我們會多活出一些什麼,也會失去一點什麼,而這些都會留下來,成為我們生命的印記。
這,就是半神,是你活出神性的時刻。

熊仁謙《半神-安著亂世、活出神性的30個生命基礎課》

印度哲學是我近期接觸到很喜歡的一種哲學態度,跟領導力學很相似的地方在於,對問題所探討的是觀點、選擇而非答案,換言之,能給出答案的只有自己。

這本書其實是作者的30篇日記概念,講述著作者對生活的一些體悟、反思與改變,並透過印度哲學以及佛學理念,對事物提出不同的觀點。

有趣的地方在於,很多的內容其實也與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事情習習相關,像是「客人思維VS.主人思維-自己的生命別叫他人負責」,在探討人與人相處時常因角色定位問題而影響情緒;「鐵門邊邊-人我界線的訓練」則探討人與人之間時常因誤觸了界線,導致責任承擔過負荷的問題。

當然,最重要與最核心的章節莫過於「半神- 安在人世,活出神性」

半神- 安在人世,活出神性

作者在一開始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神性」一詞會讓你想到什麼呢?

通常談到神性,我們總會往正向且崇高的角度思考,例如慈悲、寬恕、愛等,似乎談到了神性就覺得克服困難是件容易的事,也不覺得害怕,彷彿身體充滿著正向能量。

但談到人性呢?似乎容易往負面的角度去思考,例如自私、怯弱、不敢承擔及無奈等,於是每每遇到問題時總想先逃離,不想負責,因為這就是人性,因為我不是神!

但人性真的如此糟糕嗎?

絕對不是,身為人的我們擁有著「選擇」,我們能選擇生氣同樣也能選擇放下、選擇恨也能選擇愛,這世界上許多的成功人士也是人,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遇到困難時不逃避,選擇接受與面對,而這選擇帶給了他們面對問題時的正向能量,這不就是談到神性時會擁有的事或感受嗎?

人生中有著許多的迷惘與困頓,讓我們每每遇到時總想不斷地衝出重圍,獲得解脫,但最後卻容易以失敗收場,因我們總忘了這些迷惘與困頓也是我們的生活;我們也忘了,如果一昧的只想逃離,這或許也是一種拋棄生活的行為,走上了不承擔、不接受、不勇氣的逃離道路。

然而,回顧至今的自我成長與現今的成就,一路走來絕不輕鬆對吧!這一切全歸功於我們有失有得,從錯誤中學習接著成長、我們在迷惘與困頓時選擇承擔責任,於是找到了勇氣;於是我們帶著勇氣選擇面對,背棄逃離,讓我們能自在地處在每個令我們感到害怕,與恐懼的狀態下,將自己「安在」原地。

套用作者的話:「這,就是半神,是你活出神性的時刻,不逃脫、不逃避,也不跑走,就「安」著。而之所以選擇安著,是因為要「活著」」。

成為自己人生中的半神

以上是我的心得分享,我很有共感是因為自己有在教「MET教練領導」課,其課程是希望與會的教練學員能學習如何自我覺察,面對自己內心真正的問題,接著領導自己,透過領導自己才有可能在每每遇到問題時,能夠自在的安在當下,不逃離、不躲避,並帶著勇氣接受與面對。

還記得第一次講課時的行前線上會議,我們課程的Leader講師Pitt提醒我們一件重要的事:創造一個讓人進來能感到安全的環境是我們的責任

唯有一個讓人感到安全的環境,才可能讓與會的教練學員在面對自己的心時,選擇不逃離、不躲避,才能將自己安在當下。

最後,人總急於想解決問題,但或許先試著跟問題相處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發現,解決的方法慢慢就會找到了,或是,發現問題其實好像不嚴重,又或者..其實根本不重要!

如果你能做到將自已安在當下,又或是你已經做到了,那恭喜你,因為你已經成為自己生命中的「半神」

我是Kai.You Know That


歡迎持續關注我的文章,每週將更新一至二篇內容。

如果你喜歡,也請幫我分享喔。

Follow Me: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