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低落等於內心生病嗎?不是每個低落時刻都與內心有關,找出生活中的干擾源,重拾自信心

Wow這就是人生 X 這就是愛情 3 1

心情低落時,你最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呢?我最常對自己說的話不是勉勵字句,也不是抱怨言詞,而是問自己「現在的我感覺到了什麼?」

自我覺察是近年來相當受到推崇的事,喜歡腦科學與領導力的我,自然也鼓勵大家多多練習。可是呢,許多的文章資訊往往提到自我覺察時,下意識地容易跟「內心或過往的傷痛」劃上等號,以至於許多人一遇到低潮時,便會問自己是不是有心事、有段過往的傷痛困住了自己。

不,絕不是這樣的!有時讓我們感到低落的原因,不全然都跟內心有關,一昧只往內心過往找答案,很可能會再找不出原因的情況之下,使自己掉入更深的自我批判,如果再加上生活中的一些擾人事件纏身時,真的會讓人覺得自己真倒霉。

所以當我心情感到低落時,我會問問自己現在感覺到了什麼?有時會發現可能只是自己太疲勞所導致,這時只要休息一下,低落感就慢慢消失了。

接下來我想與各位分享3個在生活中,可能會使心情低落的原因。

社群媒體滑太多,無形中的比較心態招致低落感纏身,影響心情

下班以後,大家最常做的休閒放鬆是什麼事情呢?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是滑手機對吧,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意識到,有時看多了他人的社群Po文以後,心情反而變糟呢!

我們的大腦有一個特性,就是很喜歡帶我們去關注自己的「不好」,所以當我們在看他人的社群時,很容易在無形之中陷入比較心態,總覺得他人都很厲害、生活很精彩,反觀自己好像很差,導致低落感纏身,但這些感受並不一定是事實。

社群媒體滑太多,無形中的比較心態,容易招致低落感纏身,影響心情
圖片|Photo by Alex Green on pexels

同時也要了解,看似在休息的滑手機行為,其實對大腦來說也是個持續耗能的過程。大腦在過度消耗能量的情況下,會影響情緒調節與控管的能力,此時便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感到心情低落。

了解大腦特性以後,解決的辦法自然就是「適度放下手機」囉,休息的方式有很多種,別局限了自己的選擇。

熬夜失眠睡不好,小心成為「微鬱一族」

你有熬夜的習慣嗎?或是睡眠品質較差的問題呢?

睡眠不足會讓我們的大腦無法得到良好的修復,使認知功能與情緒調節能力受到影響,如果你容易感到心情低落,或許跟睡眠品質好壞有關。

而熬夜是影響睡眠品質的最大元兇之ㄧ,容易導致慢性壓力的產生,最終使身體分泌有「公共衛生頭號大敵」之稱的壓力賀爾蒙:皮質醇。皮質醇的長期累積,會使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憂鬱以及失眠等精神狀態問題。

熬夜失眠睡不好,小心成為「微鬱一族」
圖片|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on pexels

在《益生菌2.0大未來》一書裡,作者蔡英傑博士,同時也是Inseed益喜氏益生菌品牌研發領導顧問,在書中稱現在有許多慢性壓力、心情鬱悶的民眾,但症狀又不到輕鬱、憂鬱症這些需要醫學證明的人為「微鬱族」。

為了幫助這些民眾能獲得更好的精神狀態改善,他研發了一款有國際多項研究認證與期刊發表的專利菌株益生菌:好欣情PS128快樂益生菌。

這款精神益生菌的好處在於能幫助睡眠、調理生理機能,同時身體如果養了許多好菌,也能使大腦維持健康狀態,有了健康的大腦,自然能調節好情緒與壓力,在此推薦給各位。

當然囉,解決熬夜才是根本之道,如果是失眠的話,或許在睡前做一點伸展運動,幫助肌肉放鬆是個可嘗試的好辦法。

(好物傳送區:Inseed好欣情益生菌,幫助睡眠好給力:https://tinyurl.com/2oewxj8h

營養失衡,大腦也會跟著變無能

你的飲食有均衡嗎?還是普遍偏向於某樣食物呢?

蔬菜食用太少是台灣人普遍的問題,加上健身熱潮的關係,大部分的人在食物選擇方面,更多時候會吃進更多動物性蛋白質。

可是呢?對腸道健康來說,想要在腸道裡培養好箘,除了靠益生菌之外,不可或缺的食物還有蔬菜(纖維素)、以及豆、蛋類(植物性蛋白)。

當我們的腸道培養好菌之後,好箘會透過迷走神經通往大腦,連帶幫助大腦獲得健康,相反的,如果腸道裡積累太多壞菌,也會透過一樣的路徑影響大腦,降低認知功能與情緒控管力。

所以當你意識到最近容易感到低落時,不如檢查一下最近的飲食狀況,會許能找出原因喔,總之呢,營養均衡最重要,有需要的話可尋求營養師的幫助。

自我覺察的練習是一項終生的必修課程,但不代表每個低落時刻都與內心有關

圖片|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

自我覺察的練習是一項終生的必修課程,但不代表每個低落時刻都與內心有關。覺察的範圍是由內而外的,內是我們的情緒、想法、感受,外則是生活習慣環境、事件、飲食與睡眠等,希望今天的文章能提供讀者們,在心情低落時,有明確的脈絡來幫助自己找出原因,重拾自信心。

Kai.楷富


Hey我是楷富,一名健身教練、講師、播客與部落客。如果你對於「人生」這件事有著著迷的探索,邀請你「追蹤」我,讓我陪你一起「閒聊人生」中的大小事

追蹤我的社群:

好書購買推薦: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

寫作或演講邀約:

  • jaycine0420@gmail.com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單純追求快樂,可能是件瘋狂的行爲-療癒自我篇

You Know That 6

我想這世上關於自我成長與情緒之間最困難的問題,莫過於「如何讓自己更快樂」,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擺脫不快樂的情緒」或是「如何面對負面情緒」。你一定受過負面情緒的困擾,但請你千萬別感到孤單,因為我也是,我陪你。

繼續閱讀《【情緒與認識自己】單純追求快樂,可能是件瘋狂的行為|療癒自我篇》下去之前我想先說明,今天的文章你可以將其視為工具類型或是心靈雞湯。總之,希望你看完之後能更加關心自己的情緒,以及重新理解人類能擁有如此豐富的情緒是如此的神聖與珍貴。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人類有別於其它物種的獨特之處

我的個性天生很藝術家,雖然平時很理性,但有時候我的感性也時常讓我深陷情緒的旋渦。20幾歲時,每當負面情緒湧上來的時候,我總是想極力推開,只想要快樂,但卻發現越是這麼做反而越不快樂,甚至更容易感到暴躁、孤單以及厭世。

過了30歲,因為社會經驗的累積讓我變得越來越成熟之外,我開始嘗試尋找如何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不要受到負面情緒而影響表現。但從本質上來看,有些想法跟20幾歲時雷同,我依然在想辦單純追求快樂,擺脫負面情緒而已。

一直到我接觸了領導力、腦科學與溝聽技巧之後,我才漸漸明白如何正確處理情緒,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習「接受」,而要接受負面情緒之前,我們必須先學習「自我覺察」。

人類與其它物種都有情緒表達的能力:狗感到生氣時會吠、猩猩感受地位被撼動時會叫,同時鎚擊胸部,然而,人類與其它物種最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擁有「文字」。

文字的發明使得人類迅速地超越其它物種,我們更能有效地進行表達,換句話說,情緒是一種感受,而文字能幫助我們將感受具體的描繪出來,讓我們能更加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樣的原因才使得自己感到生氣、悲傷或不快樂,而這一切都歸功於文字的出現,讓我們能更了解問題的根源究竟為何。

從覺察到發現,猶如一場診斷過程

心理學或心靈雞湯總告訴我們要練習跟自己對話,透過與自己對話來更加理解自己的價值觀、對事件的在意點,以及從每個事件裡來問問自己體悟到了什麼,無論好事或壞事。透過這樣的長久練習,能培養出自信、自我肯定,甚至降低與他人的比較心。

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問題的主因是什麼;只有我們能清楚的在感受到情緒之後,精準的使用文字將它闡述而出。這樣的過程就好像看醫生一樣,察覺到了不舒服然後說出,接著探索最近接觸了哪些人事物,最後有了一張診斷結果,了解病因。

這就是「自我覺察」

然而,許多人可能不敢跟自己進行對話,或是在進行自我覺察的一開始便放棄。我想其真正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恐懼害怕的感受,因為要探索自己心裡的問題其實並不舒服,負面情緒這四個字本身就充滿著威脅。

不過,我想邀請讀到這裡的各位仔細想一想,負面情緒真的有這麼的可怕與糟糕嗎?難道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可以大聲的跟各位說,負面情緒其實是推動你人生前進的最大動力來源之一。

讀者們可以回想一下,你的人生活到至今,所有讓你成長、讓你成為現在如此優秀、如此成熟的人,絕大部份的成長經驗應該都是來自於過往負面情緒(事件)所帶來的體悟對吧?從快樂的情緒上,所獲得大躍進的成長體驗我不敢說沒有,但肯定沒有負面帶來的多,你認同嗎?

所以,如何讓自我覺察這件事變得更親民一些,我想各位要了解的是:覺察之後要幹嘛?

daniel mingook kim UXR t8CZ1U unsplash
(自我覺察的練習是為了看見選擇)

自我覺察的練習是為了看見選擇

有看過醫生或是看過一些醫療戲劇的人應該就知道,每當診斷結果出來之後,醫生便會提出可執行之醫療方式供病患進行「選擇」。這過程如同自我覺察一樣,當我們了解自己因何種情緒受困、因何種事件受擾,我們便能看見選擇,最基本的選擇就是「面對」或是「逃避」。

有趣的是,如果你嘗試選擇「面對」,很可能會發現困擾自已的事情,有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像中來得如此重要。

現代人最常出現的心因性問題來自於「在意他人眼光」,因為在意而使得自己患得患失、感到自卑,而根源問題可能來自於比較。

但如果你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其實他人的評價可能沒有想像中來得如此重要,因為這些的關注或批判只是一時的,他們可能當下關注完之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過自己的生活,然後卻可能使自己困擾一整天,其實很浪費時間成本。

真正的關鍵在於認清誰才是真正關心自己的人。真正關心你的人所給予的心靈慰藉是柔和且長流的,而陌生人的認同則是短暫且浮動的,需要不斷地獲得才能使自己不斷感到快樂,光想就覺得累。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也都擁有許多的選擇權,而自我覺察就是幫助我們發現選擇的一項重要練習。各位可以試著從寫日記開始,記下每日發生了哪些事情,以及在這些事情裡有何新發現、自己體悟到了什麼,或是感受到哪些情緒,這是個很容易上手的自我覺察練習喔。

療癒自我的方式:我們都忘了讚美自己

最後我想說,我們的大腦因為演化的關係,所以很容易帶我們先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加上華人的教育總告訴我們要謙虛,而方法就是每當有人誇獎你時,你就要回答「沒有沒有,我其實還有哪裡哪裡需要改進」,這一切的一切使得我們很容易關注缺點,忘了自己的優點。

每個人一定都擁有自己的天賦,就好比我不喜歡複雜,因此總能將繁瑣的事情,用簡單的方式重新整合在表達出去,結果很多人卻因為我而理解了新知,我也從中獲得了許多成就感,於是我發現這是我的天賦,我要好好地善用。

而當有人誇獎我的表達能力時,我也會很有自信的跟他說聲:「謝謝你的誇獎,這是我能好好發揮的特長」。

多多讚美自己,給予自己肯定與鼓勵絕對是人生中的一件要事喔,畢竟當沒人支持自己時,只有自己能支持自己了。

「情緒」本身就包含著正面與負面,基本就有恐懼、厭惡、快樂、驚訝、生氣與悲傷六種,通過這六種情緒才得以讓我們體驗何謂「人生」。因此,與其極力擺脫負面情緒,不如換個觀點來重新審視負面情緒,或許能讓你獲得快樂,又或是所謂的快樂,其實來自於心境上的「平靜」。

我是Kai.You Know That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實現夢想很難嗎?夢想其實是把雙面刃,選擇「不遺憾」或許更能幫助你實現目標

我因「跑步」而體悟出,3個暢快人生的啟示|HOKA Mach5|人生哲學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為何要練習「自我覺察」?其實我們心中都住著一位害怕面對挑戰的小孩|feat.Kana

優先找出生活中的干擾源,你也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提升學習效率|你想聽的議題 |feat.Rose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心靈雞湯有效嗎?過度飲用心靈雞湯,小心落入限制性的循環漩渦

kinga cichewicz fafvsps9k4e unsplash 2
(心靈雞湯有效嗎?過度飲用雞湯,小心落入限制性的行為循環)
(心靈雞湯有效嗎?過度飲用雞湯,小心落入限制性的行為循環)

大家都有讀過心靈雞湯類的讀物吧?在我們情緒低落時來碗心靈雞湯,能撫慰我們的心靈,因為雞湯類別的書籍在用字遣詞方面,總是給人暖心的感受,幫助人從煩惱中獲得短暫的解脫。

但長期依靠心靈雞湯有效嗎?別忘了,任何東西只要“過量”就容易產生傷害,讓我與你分享。

別當思想的巨人, 行動的侏儒

佛拉迪米爾·伊里奇·列寧 俄羅斯共產主義革命家

為何情緒低落時,總想來碗暖心的心靈雞湯?

人類的大腦存有一種天性:「尋求獎賞」。遠古時候的人類是靠狩獵採集的方式生存,同時也要面臨不被其它動物捕殺的危險處境,但只要成功捕殺獵物便能獲取食物,而當中的獎賞就是生存下去。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何當人們情緒低落時,會想要來碗暖心雞湯撫平內心的不安或不悅,因為雞湯類的書籍能提供鼓勵人心的話語,而獎賞就是正向情緒所帶來的「能量」,讓我們能好好的繼續活下去。

過多的獎賞就像毒癮一樣,會讓人上癮難戒

既然雞湯類的書籍能讓人獲得正向情緒所帶來的「能量」獎賞,那我們也必須意識到,如果不好好善用這份獎賞,來做出行為改變,可能會讓自己淪為靠獎賞維生的毒癮者。

你選的心靈湯品好喝嗎? 一文中我有提到,雞湯的內文讓大腦太容易獲得「快樂」,進而將「短暫」的快樂當成是解決問題的表徵,等到藥效過了就必須從新買一本,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落入一種限制性的行為循環,過程如下圖:

(心靈雞湯有效嗎?過多的獎賞就像毒癮一樣,會讓人上癮難戒)
(心靈雞湯有效嗎?過多的獎賞就像毒癮一樣,會讓人上癮難戒)

如果無法辨識出這樣的限制性循環,我們可能會像個成癮者一樣,不斷需要依靠雞湯給的獎賞過生活,但這真的能解決內心的問題嗎?

心靈雞湯有效嗎?只有行動才能真正改變問題

講到這裡,我必須強調本文不是在說雞湯不好,我個人也喜歡看雞湯,喜歡與人聊雞湯,但卻也發現很多人在遇到問題之後選擇看了雞湯,卻不善用所獲得的能量來改變問題、正視問題,導致問題依舊存在。

套用列寧的話:「別當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雞湯能提供的是啟發,但真正能改變生命的只有自己的行動,如果你正處於限制性的行為循環,或許你需要的可能不是找尋心靈的慰藉,而是要練習「辨識心態」。

辨識目前對於問題所抱持的心態是真的想解決問題(成長型),還是只想透過雞湯帶來的好感受而逃避問題(固定型)?

只要能試著辨識出心態,一定能產生出改變的想法與計畫,因為人類生來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你是否認同,我們能走至今日並所獲擁有,都是在成長的路上獲得啟發後,接著付出實際行動,嘗試改變而獲得的對吧?這一路上遇到多少挑戰呢?又克服了多少困難呢?不斷地過關斬將才成就了今日。因此,善用雞湯帶來的能量並付出實際行動,才可能真正的解決人生中的問題。

相信我,你也能為自己來碗暖心的雞湯,加油。

我是Kai.You Know That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實現夢想很難嗎?夢想其實是把雙面刃,選擇「不遺憾」或許更能幫助你實現目標

【我們應該忽略情緒嗎?】學習辨識情緒,幫助我們好好安在逆境當下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致 每個心思細膩的人,都應該學習先照顧自己的心思細膩

「這就是讀書會?」成為自己生命中的成功者,你可以慢慢練習培養的7個習慣|feat.Lina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你老是做出後悔的事情嗎?淺談大腦的2種決策方式,幫助你不再衝動做決定|大腦科學

ramille soares dkhkcid4zeq unsplash
你老是做出後悔的事情嗎?淺談大腦的2種決策方式,幫助你不再衝動做決定|大腦科學
你老是做出後悔的事情嗎?淺談大腦的2種決策方式,幫助你不再衝動做決定|大腦科學

台灣近期出了一件熱門新聞,「壽司郎」迴轉壽司推出了諧音哽活動,只要你的名子諧音與鮭魚一樣,就能享免費。這讓許多台灣人跑到戶政事務所更改了姓名,且還登上了國際版面,實在叫人不可思議。

除了名字更改到40個字令人稱奇之外,大部分更改姓名的人很多來自80年尾90年初的大學生或青少年,是什麼原因讓他們能快速做出改名子的決策,而成年的我們對這件事卻無動於衷呢?

今天,我想從大腦科學的角度與各位分享,從鮭魚之亂來看不同族群的大腦決策方式。

Continue reading “你老是做出後悔的事情嗎?淺談大腦的2種決策方式,幫助你不再衝動做決定|大腦科學”

提高工作效率的次要條件:讓大腦「專心」

chase clark dgqwuppesrq unsplash
chase clark dgqwuppesrq unsplash

提高工作效率的先決條件:別再讓大腦「分心」了!文章裡提到,分心狀態下的大腦並不會讓我們的工作效率提高,反而會降低了效率,進而影響了工作,而從工作衍伸出來的問題還有職涯發展與人際關係等,完全划不來啊。

因此,今天分享三個能協助大腦專心的小方法,一起來看看囉。

Continue reading “提高工作效率的次要條件:讓大腦「專心」”

如何擺脫社群媒體的情緒綁架?請試著停止在別人的生活裡當導演

dole777 eqspi11rf68 unsplash
dole777 eqspi11rf68 unsplash

在瀏覽社群媒體時,你是否曾有過被社群媒體綁架情緒的經驗呢?今天來探討如何擺脫社群媒體的情緒綁架囉。

Continue reading “如何擺脫社群媒體的情緒綁架?請試著停止在別人的生活裡當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