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比較心態,全都來自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與決定|人生哲學

You Know That 44 1

直到我們有意識開始,比較心態便不斷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伴隨著每分、每時、每刻。也許,我們能藉由比較的心態,讓自己成長茁壯,卻也可能因此陷入妒忌與迷惘。無論是哪一種選擇,我想,有深陷過比較心態的人應該都能體會,過程是如此讓人不安與痛苦,甚至我們開始會謾罵自己的生命、厭惡自己的生活。

然而此刻,我卻只有一個疑問:「比較心態究竟從何而來?」直到我參加2022 LAVA TRI 三鐵接力賽之後,有了屬於我自己的答案~

原來比較心態,全都來自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與決定|人生哲學
(原來比較心態,全都來自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與決定|人生哲學)

人生哲學:你想看見什麼?

其實參加LAVA TRI 三鐵接力賽的契機,來自於我的一位朋友,同時也是「ICF-ACC國際教練聯盟認證教練」- Pitt教練的邀請。

接收到邀請的同時,其實我正面臨著受傷的困境,於是我就想說藉由這次機會,好好的來體驗從受傷到治療,再從痊癒到完成賽事,這是一個從負分走向正分的生命體悟過程。

然而快到比賽的前兩天,我的傷痛又復發了,雖然有即刻去治療並且有好轉,但那時的我還是很擔憂,深怕就此無法參加比賽,也怕拖累了我的同伴。畢竟是團隊接力賽,此時腦海中便開始有了許多負面想法。

這時我跟團員Pitt通上了電話,我告訴了對方我的擔憂,而在電話的最後Pitt問了我:「面對這次的比賽,你最後想看見什麼?」

我的回答是:「我想看見自己跑到終點完賽。」

在那之後,我的擔憂漸漸消失,因為我知道有一個我心中所期望的事物、畫面正等著我去完成,而我所擔憂的事情,也因為我的焦點改變而漸漸消退。

事實上,當時的我雖然傷痛復發,但因為有立即的去接受治療,所以情況並不影響比賽,是我的過分擔憂,擾亂了自己的心智。

完成LAVA TRI比賽合影,圖左為「ICF-ACC國際教練聯盟認證教練」-Pitt鄭乃文教練
(完成LAVA TRI比賽合影,圖左為「ICF-ACC國際教練聯盟認證教練」-Pitt鄭乃文教練)

面對你的生命與生活,你想看見什麼?

生命指的是自己,生活指的是我們每天所生存、面對的環境,兩者交織無法分離。然而當我們的生命遊走在生活之中時,時常會有很多的外力影響著我們的心智,讓我們的生命產生動蕩、產生不安!

在你的人生當中,一定有過睜開眼睛端看眼前的世界時,感到不滿、不公或無力的時刻對吧!?也許你會厭惡自己為何比別人差、比別人倒霉。就像我剛才分享的事情一樣,面對即將到來的比賽,我厭惡為何傷痛選在節骨眼時刻到來,這讓我覺得自己真倒霉,而此時,其實也是比較心態到來的時刻。

我個人認為,比較不一定要有一個特定認識的人,或事物才會發生,當我們認為自己很倒霉時,其實就等於在跟那些不倒霉的人進行了比較,因為你正用自己的生命,主動的與陌生人的生命進行對照。

有對照就容易形成比較,就容易讓我們不自覺的採用他人閱讀生活的方式,來決定自己應該用什麼樣的標準或規則,來看待自己的生命與生活。

諷刺的是,你可能完全不認識這些人是誰。

如何讓自己的生命能與自己的生活契合,並降低比較心態,我想,我們都該練習從自己的視角來閱讀生活,所以我想藉由Pitt教練問我的問題,也來問問各位:

「面對你的生命與生活,你想看見什麼呢?」

人生哲學:你想看見什麼?
(人生哲學:你想看見什麼?)

原來比較心態,全都來自於我們自己的選擇與決定

至此,我想說的重點其實只有一個:選擇。

我們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生命裡,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經營自己的生活,而一切端看你在自己的人生裡,想看見什麼而已。當然,我了解比較心態的消除沒這麼容易。

回到比賽當天,當我跑到比賽的一半時,疲勞度開始直線上升,即便我知道我想看見自己完賽,但現實的疲勞負荷,讓我好幾次不斷問自己「我為何會在這?」也出現過「別人會不會覺得我跑的很遜」的念頭,原來比較心態已經默默的出現了,我正與自己的內心,以及旁邊參賽的陌生人進行了比較,而且還是我「主動發起」

但已經跑一半的我不可能放棄啊!所以每當這些念頭出現時,我便告訴自己:「我已經跑一半了」,於是就在這些負面與正面的對話不斷重複之下,我終於跑到了終點,我迎來了心中想看見的畫面,很踏實、很滿足,還充滿了驚喜。

藉由此次賽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體悟到生命與生活的互動,其實就是每分每秒與自己的對話過程。」

原來只要能比前一秒的自己更好,心便能更踏實;比較心態的出現,是我們自己主動發起的選擇與決定,因為當比較心態出現時,我們其實可以選擇不掉入比較,向著心中的期望前進,但很多時候我們卻選擇主動走進比較,掉入迷惘。

或許原因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從沒想過與設下過願景,也就是一開始提及的「面對你的生命與生活,你想看見什麼?」

於是我們容易藉由他人的好或成功,當作是美好人生的基本準則,而這一切的選擇,其實全都來自於你與自己的對話。畢竟,當一個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做、或是該怎麼思考的時候,其實對方根本無法真正的替你按下做決定的開關,真正能做下決定的,只有你自己。

直到我們有意識開始,比較心態便不斷以各種不同的形式,伴隨著每分、每時、每刻。也許,我們能藉由比較的心態,讓自己成長茁壯,卻也可能因此陷入妒忌與迷惘。無論是哪一種選擇,我想,有深陷過比較心態的人應該都能體會,過程是如此讓人不安與痛苦,甚至我們開始會謾罵自己的生命、厭惡自己的生活。

然而此刻,我只想問:「面對你的生命與生活,你想看見什麼呢?」

Kai.楷富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生日蛋糕 生命哲學】人生的快樂,究竟來自結果,還是過程?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情緒勒索真要命!先學會捍衛自己的情緒,情勒便不在是問題|你想聽的議題 |feat.Alice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擺脫收假疲勞?4個方法,幫助你快速重新掌握工作與生活節奏

You Know That 41 1

你有收假疲勞的困擾嗎?總在假期結束的隔天,帶著無精打采的狀態去上班,結果影響工作表現,心想:「我也很努力要打起精神啊,可是就是提不起來嘛..」

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別擔心,我想藉由今天的文章,分享4個我自己會使用、能有效幫助我快速恢復身心平衡、擺脫收假疲勞,重新掌握工作與生活節奏的方式,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囉。

擺脫收假疲勞?4個方法,幫助你快速重新掌握工作與生活節奏
(擺脫收假疲勞?4個方法,幫助你快速重新掌握工作與生活節奏)

如何擺脫收假疲勞,你需要先知道疲勞原因

很多人其實都會在收假的前一天晚上,內心充滿著許多的無奈、排斥等情緒,這種準備要收假的心情,我在當兵時最能體悟,每每到了收假的當天,心情不由地開始鬱悶起來。

出了社會之後,也一樣有類似的情形發生,當時我就納悶,明明出社會工作不像當兵,為什麼依然會有這種情緒出現?於是我開始思考:導致我對於收假感到疲勞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大家可能跟我一樣,普遍會認為是工作這件事所造成,但仔細想想這樣的說法過於偏見、狹義,因為這世上還是有很多人面對收假及準備上工時,並不會有收假疲勞的問題,所以一定是有“某個”原因隱藏在內心,偷偷的影響著我們。

當然,對於很愛自我覺察的我來說,肯定會探詢出答案。以當兵來說,當時會有收假疲勞的主因來自,我在部隊裡其實常常感覺到與我分隊裡的人,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所以內心充斥著排斥,直到我在另一個分隊遇到跟我頻率較為相近的朋友之後,收假疲勞的問題才漸漸消失。

所以囉,如果各位意識到自己有收假疲勞的問題,不妨先試試看找出其真正的原因,就像看病一樣,先知道生了什麼病,才能對症下藥,你說對吧?

提早休息:貪圖一時的快樂,很可能換來更長時間的疲勞

無論你是否已經挖掘出使你疲勞的原因,我們依然要面對工作,但我相信很多人面對收假的前一晚,會盡可能地拖延休息時間,盡量的在享受一下、玩樂一下。

不過這樣的做法其實會讓隔天起床上工的自己,帶著前一晚所累積的疲勞出門,這不僅會影響工作表現,自己還可能會因為疲勞而影響情緒,導致整天更加無精打采,並且維持這個狀態至少8~9個小時之久,仔細想想還真是辛苦!

所以我個人會在收假的前一天,提早回房休息,寫寫日記、、看看書都好,盡量減少3C產品的使用,一切都是為了讓我能專心將注意力放在自身(自心)。

控管行為:不讓工作表現低於最低標準

即便收假前一天有提早休息,隔天還是有可能會感到疲勞,所以這時的我,會嘗試在前一晚寫隔日待辦事項時,嘗試將「重要但卻不緊急」的事情,先從清單裡汰除掉,優先留下較容易處理的事項為主。

這做法能確保我自己有效處理公事,並且不讓工作表現低於最低標準。如果我在疲勞狀態下,優先處理較難的事物時,很可能會因為疲勞狀態原因,而影響表現、影響進度,可能光是一件事情就佔掉大部分時間也說不定,導致待辦事項越積越多。

相信各位跟我一樣,當看到待辦事項越積越多時,心中應該會火冒三丈對吧!

你會想要如何善用下班時間呢?
(你會想要如何善用下班時間呢?)

善用下班時間:別忘了,我們一天擁有的是「24」個小時

以上都在談論工作時間,但我們每個人一天都擁有24小時,扣除睡覺,能自由運用的時間,就屬下班後與睡覺前的這一段了。所以囉,我們也不能只將生活的焦點,全放在了工作時間,因為這可能會使我們對生活感到無力。

為自己的下班後生活,安排你想做的事情,其實能讓我們的心中產生期待,使我們能獲得較好的正向情緒;而情緒會影響行為,所以當你心中產生好的情緒時,也有可能會影響工作時的表現喔。

我有些朋友會在下班之後,經營不同的事業或生意,無論線下或線上,幫助自己創再更多的額外營收;而我個人近期工作結束後,會安排的事情是跑步,跑完之後的暢快感挺紓壓的,各位可以試試看囉,選擇散散步也是很好的選擇,最重要的是「專注當下」。

讀者們,你會想要如何善用下班時間呢?

以上就是我如何解決收假疲勞的方式,分享給各位參考囉。

我是Kai.You Know That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有效避免溝通衝突:利用「3多」原則,打造讓人願意卸下心房的說話空間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社交疲乏怎麼辦?先弄清楚自己是「喜歡」社交,還是「擁有」社交能力,面對人群便能無往不利|你想聽的議題|Kana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有效避免溝通衝突:利用「3多」原則,打造讓人願意卸下心房的說話空間

You Know That 39 1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的「3多」原則,幫助各位有效溝通,讓對方願意與你卸下心房說話。

有效避免溝通衝突:利用「3多」原則,打造令雙方都能卸下心防的說話空間
(有效避免溝通衝突:利用「3多」原則,打造令雙方都能卸下心防的說話空間)

從生活到職場,為什麼我們無法避免溝通衝突的產生

身為人類的我們,在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優劣時,多半容易以過往形塑出的記憶經驗,作為判斷眼前情勢的依據,無論是對自己、家人小孩或是職場;無論事情是大事還是小事皆是如此。

舉我個人的例子:

20歲時,我在一間餐廳當主管,那時的我血氣方剛,加上手握一些權利,所以我的眼睛總長在頭頂上,對店裡的任何事情,都是依我自己當下所看到的情況作為評斷標準。

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大家平常都公認很認真的工讀生,在進行開店前的備料,但當天確實因為一些突發狀況而影響了流程,加上我又是比較晚上班的那個人,所以一進餐廳之後,看到該準備好的東西都沒備齊,便上前開罵,認為對方不夠認真才導致如此。

但等我罵完之後才知道,原來當天是因為廠商遲到的關係,才導致備料無法順利準備完成。

會有這樣的行為與認知,是因為以前初入社會工作時的我,所接受的教育就是偏向斯巴達的訓練模式,前輩根本不會聽你的理由,只會直接開罵,因此當我開始變成所謂的前人之後,便帶著這些舊習在工作。一直到我發現身邊的夥伴開始與我產生了距離,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類似的情況,也會發生在家庭教育裡,像是當孩子做錯事情時,父母便直接訓罵,而不問其原因;或是當孩子想解釋時,父母立即制止孩子,要對方先認錯道歉等,這些都是容易導致溝通衝突、產生人際關係分歧的原因。

想像一下,假如你是被我罵的無奈員工,或是無法替自己辯解的孩子,你會願意跟眼前的人卸下心房、敞開心胸說話嗎?

如何有效溝通、人際關係衝突如何避免?接下就讓我分享「3多」原則給你聽。

想回話前,請「多停」一秒

你一定聽過「傾聽」兩個字,傾聽是現代談論溝通與領導力時很重要的一項練習,但人與人在溝通時,往往都太急著要「回話」,以至於容易讓對話的主導權,從對方身上回到自己的身上,尤其是在聽到對方說了一些跟自己認知與價值觀相左的事情時,更是容易激起想趕快回話的衝動。

你一定有急著回話的經驗,因此各位不妨回想一下,每當急著回話之後,這場溝通走向衝突的機率是不是升高許多呢?這是因為,當我們面對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內容時,所回答的話語往往夾雜著私人情緒,就連說話的語氣也可能變調,因此容易讓這場對話,變成一場辯論大賽。

這爭奪誰贏誰輸的過程,你覺得能有效溝通嗎?

察覺負面情緒高漲時,請先「多問」一句

人類終究是情緒性的動物,因此情緒其實牽絆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就連溝通對話也是。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負面情緒已經高漲時,此時如果不予理會,那我們有很大的可能性會回答出,帶著諸多負面情緒字眼的內容,這對人際關係絕對無任何幫助,更不可能讓對方卸下心防與你溝通。

當你察覺到負面情緒高漲時,不如嘗試再多問一句,或許能幫助你聽到對方說出「可能還沒說出口的話」,舉個例:

在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近期更新的一集天使?魔鬼?獻給辛苦媽媽們的專屬時光|你想聽的議題|feat.fox,來賓說到她很不喜歡他的孩子字跡潦草,每每都為此生氣,因為這位來賓覺得,他的小孩其實字跡並不醜,唯獨在其中一項作業時,才會潦草亂寫。

有一次,她一樣為了孩子的字跡潦草而感到憤怒,但這次他選擇多問了一下原因,於是聽到孩子此前可能沒說出口的原因。

原來,她的孩子會對其中一項作業選擇潦草亂寫是因為,在寫這項作業的時段之後有一個專長訓,而專長訓的教練很兇,所以包括他在內的其他同學,都因為深怕遲到被罵,而選擇犧牲前一項作業書寫的水平。

此刻,來賓才理解了真正的原因。

priscilla du preez nF8xhLMmg0c unsplash
(利用「3多」原則,打造願意讓人卸下心房的說話空間)

打造願意讓人卸下心房的說話空間,請再「多聽」一下

有聽過冰山理論嗎?簡單來說,這理論是將人的內心比喻成一座冰山,我們一般展現於世人面前的行為,只是水面上的一部分,而其實內心有更多部分並沒有展現出來,就好比隱藏在水底下的冰山,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更深、更大一樣。

其實我相信,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很渴望出現一位願意懂自己的人,連我也是!但溝通的衝突往往發生在「只想捍衛自己的立場面」,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很難真正的去理解對方冰山底下的層面,溝通自然無效。

如何打造願意讓人卸下心房的說話空間,我們只需要在對方表達完想法之後多說一句:「能再多說一點嗎?」讓我們能再多聽到一些內容,也能讓對方感覺到,這個對話空間充滿著被支持、有人願意嘗試理解、接納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急著對自己的言詞進行辯證。

我覺得父母對小孩很需要練習多聽一下這件事,孩子因為理性腦尚未發育完全,所以一定會以情緒的方式進行表達,但如何有效的精準表達,其實需要一定量的詞彙,因此孩子可能會面臨詞彙不足,導致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想法而氣急敗壞,這時如果父母不願意多聽一下,嘗試多引導一下孩子想表達什麼內容時,溝通的衝突就容易產生了。

善用「多說一點」這句話,幫助自己能多聽一下吧!

其實3多原則,是我在經歷了無數個失敗的對話之後,所體悟出來的經驗,無論你要將其套用在感情、友情、家庭或是職場都適用。

不知道看完文章的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喔。

我是Kai.You Know That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如何透過聊天提升人際關係?你不能不學的「增溫聊天術」

實現夢想很難嗎?夢想其實是把雙面刃,選擇「不遺憾」或許更能幫助你實現目標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天使?魔鬼?獻給辛苦媽媽們的專屬時光|你想聽的議題|feat.fox

 [這就是讀書會?] 如何通往心之所向的美好人生?你絕對不可忽略「心智訓練」|僧人心態|feat.GaMing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致 每個心思細膩的人,都應該學習先照顧自己的心思細膩

You Know That 31 1

後來我發現,越是喜歡照顧別人的人,往往越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你也是嗎?

這篇文章獻給,總將他人情緒感受擺第一的人。你的心思細膩,帶給你諸多對人對事的洞察,也讓你能與個人或團體相處時,默默的觀察整體相處的氛圍與發展,照顧大家的感受。

但我知道,有時的你也很渴望被照顧,也知道你有時為了要讓大家開心,可能因此會做出一些,利他卻不利己的行為,當然這些行為不是什麼違法的事,卻會讓心思細膩的你有時感到孤單,總覺得大家只認識了外表所看到的模樣,卻沒有花時間好好的認識最本質的你。

別擔心,我懂,我也是這樣的人,讓我說給你聽,給你多一點的同理心。

致 每個心思細膩的人,都應該學習先照顧自己的心思細膩
(致 每個心思細膩的人,都應該學習先照顧自己的心思細膩)
Continue reading “致 每個心思細膩的人,都應該學習先照顧自己的心思細膩”

你害怕「做選擇」嗎?能找出阻礙原因,其實選擇是一種自由

You Know That 42

你害怕做選擇嗎?從有意識開始,我們其實無時無刻都在面對選擇以及做選擇,小至生活瑣事的選擇,大至職涯、人生伴侶的選擇。如果你害怕做出選擇,請別緊張,或許只是我們誤解了選擇二字。

你害怕「做選擇」嗎?能找出阻礙原因,其實選擇是一種自由
(你害怕「做選擇」嗎?能找出阻礙原因,其實選擇是一種自由)
Continue reading “你害怕「做選擇」嗎?能找出阻礙原因,其實選擇是一種自由”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 單純追求快樂,可能是件瘋狂的行爲-療癒自我篇

You Know That 6

我想這世上關於自我成長與情緒之間最困難的問題,莫過於「如何讓自己更快樂」,換句話說就是「如何擺脫不快樂的情緒」或是「如何面對負面情緒」。你一定受過負面情緒的困擾,但請你千萬別感到孤單,因為我也是,我陪你。

繼續閱讀《【情緒與認識自己】單純追求快樂,可能是件瘋狂的行為|療癒自我篇》下去之前我想先說明,今天的文章你可以將其視為工具類型或是心靈雞湯。總之,希望你看完之後能更加關心自己的情緒,以及重新理解人類能擁有如此豐富的情緒是如此的神聖與珍貴。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人類有別於其它物種的獨特之處

我的個性天生很藝術家,雖然平時很理性,但有時候我的感性也時常讓我深陷情緒的旋渦。20幾歲時,每當負面情緒湧上來的時候,我總是想極力推開,只想要快樂,但卻發現越是這麼做反而越不快樂,甚至更容易感到暴躁、孤單以及厭世。

過了30歲,因為社會經驗的累積讓我變得越來越成熟之外,我開始嘗試尋找如何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不要受到負面情緒而影響表現。但從本質上來看,有些想法跟20幾歲時雷同,我依然在想辦單純追求快樂,擺脫負面情緒而已。

一直到我接觸了領導力、腦科學與溝聽技巧之後,我才漸漸明白如何正確處理情緒,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習「接受」,而要接受負面情緒之前,我們必須先學習「自我覺察」。

人類與其它物種都有情緒表達的能力:狗感到生氣時會吠、猩猩感受地位被撼動時會叫,同時鎚擊胸部,然而,人類與其它物種最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擁有「文字」。

文字的發明使得人類迅速地超越其它物種,我們更能有效地進行表達,換句話說,情緒是一種感受,而文字能幫助我們將感受具體的描繪出來,讓我們能更加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什麼樣的原因才使得自己感到生氣、悲傷或不快樂,而這一切都歸功於文字的出現,讓我們能更了解問題的根源究竟為何。

從覺察到發現,猶如一場診斷過程

心理學或心靈雞湯總告訴我們要練習跟自己對話,透過與自己對話來更加理解自己的價值觀、對事件的在意點,以及從每個事件裡來問問自己體悟到了什麼,無論好事或壞事。透過這樣的長久練習,能培養出自信、自我肯定,甚至降低與他人的比較心。

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問題的主因是什麼;只有我們能清楚的在感受到情緒之後,精準的使用文字將它闡述而出。這樣的過程就好像看醫生一樣,察覺到了不舒服然後說出,接著探索最近接觸了哪些人事物,最後有了一張診斷結果,了解病因。

這就是「自我覺察」

然而,許多人可能不敢跟自己進行對話,或是在進行自我覺察的一開始便放棄。我想其真正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恐懼害怕的感受,因為要探索自己心裡的問題其實並不舒服,負面情緒這四個字本身就充滿著威脅。

不過,我想邀請讀到這裡的各位仔細想一想,負面情緒真的有這麼的可怕與糟糕嗎?難道一點好處都沒有?我可以大聲的跟各位說,負面情緒其實是推動你人生前進的最大動力來源之一。

讀者們可以回想一下,你的人生活到至今,所有讓你成長、讓你成為現在如此優秀、如此成熟的人,絕大部份的成長經驗應該都是來自於過往負面情緒(事件)所帶來的體悟對吧?從快樂的情緒上,所獲得大躍進的成長體驗我不敢說沒有,但肯定沒有負面帶來的多,你認同嗎?

所以,如何讓自我覺察這件事變得更親民一些,我想各位要了解的是:覺察之後要幹嘛?

daniel mingook kim UXR t8CZ1U unsplash
(自我覺察的練習是為了看見選擇)

自我覺察的練習是為了看見選擇

有看過醫生或是看過一些醫療戲劇的人應該就知道,每當診斷結果出來之後,醫生便會提出可執行之醫療方式供病患進行「選擇」。這過程如同自我覺察一樣,當我們了解自己因何種情緒受困、因何種事件受擾,我們便能看見選擇,最基本的選擇就是「面對」或是「逃避」。

有趣的是,如果你嘗試選擇「面對」,很可能會發現困擾自已的事情,有的時候可能沒有想像中來得如此重要。

現代人最常出現的心因性問題來自於「在意他人眼光」,因為在意而使得自己患得患失、感到自卑,而根源問題可能來自於比較。

但如果你仔細想一想就會發現,其實他人的評價可能沒有想像中來得如此重要,因為這些的關注或批判只是一時的,他們可能當下關注完之後就去做自己的事情、過自己的生活,然後卻可能使自己困擾一整天,其實很浪費時間成本。

真正的關鍵在於認清誰才是真正關心自己的人。真正關心你的人所給予的心靈慰藉是柔和且長流的,而陌生人的認同則是短暫且浮動的,需要不斷地獲得才能使自己不斷感到快樂,光想就覺得累。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也都擁有許多的選擇權,而自我覺察就是幫助我們發現選擇的一項重要練習。各位可以試著從寫日記開始,記下每日發生了哪些事情,以及在這些事情裡有何新發現、自己體悟到了什麼,或是感受到哪些情緒,這是個很容易上手的自我覺察練習喔。

療癒自我的方式:我們都忘了讚美自己

最後我想說,我們的大腦因為演化的關係,所以很容易帶我們先看到自己「不好」的地方,加上華人的教育總告訴我們要謙虛,而方法就是每當有人誇獎你時,你就要回答「沒有沒有,我其實還有哪裡哪裡需要改進」,這一切的一切使得我們很容易關注缺點,忘了自己的優點。

每個人一定都擁有自己的天賦,就好比我不喜歡複雜,因此總能將繁瑣的事情,用簡單的方式重新整合在表達出去,結果很多人卻因為我而理解了新知,我也從中獲得了許多成就感,於是我發現這是我的天賦,我要好好地善用。

而當有人誇獎我的表達能力時,我也會很有自信的跟他說聲:「謝謝你的誇獎,這是我能好好發揮的特長」。

多多讚美自己,給予自己肯定與鼓勵絕對是人生中的一件要事喔,畢竟當沒人支持自己時,只有自己能支持自己了。

「情緒」本身就包含著正面與負面,基本就有恐懼、厭惡、快樂、驚訝、生氣與悲傷六種,通過這六種情緒才得以讓我們體驗何謂「人生」。因此,與其極力擺脫負面情緒,不如換個觀點來重新審視負面情緒,或許能讓你獲得快樂,又或是所謂的快樂,其實來自於心境上的「平靜」。

我是Kai.You Know That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實現夢想很難嗎?夢想其實是把雙面刃,選擇「不遺憾」或許更能幫助你實現目標

我因「跑步」而體悟出,3個暢快人生的啟示|HOKA Mach5|人生哲學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為何要練習「自我覺察」?其實我們心中都住著一位害怕面對挑戰的小孩|feat.Kana

優先找出生活中的干擾源,你也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提升學習效率|你想聽的議題 |feat.Rose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如何提升學習效率?掌握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成為高效學習者

You Know That 40 1

如果能有效率地學會一樣新事物,想必對自己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幫助,無論你是要學習語言、技術或是個人興趣都好,能讓自己從中獲得成就感與喜悅是很重要的事。

其實學習一點都不困難,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都蘊藏著共同的本質要領你知道嗎?讓我與你分享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提升學習效率,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如何提升學習效率?掌握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成為高效學習者
(如何提升學習效率?掌握4個學習要領,幫助你成為高效學習者)

提升學習效率要領1:理解學習與大腦運作的關聯

在《超速學習》這本書裡[註1],作者提到他與友人在一年內學會了四種語言,一聽之下是不是令人羨慕又期待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不過看完內容後你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過程其實頗具挑戰。

作者的方法是到了一個國家之後待三個月,一進入機場那一刻起只說當地語言,如果遇到不會的字就用手機查,以及上家教課與自修,即便真的遇到很大的挑戰,也需要全程忍耐不說英語,如此才讓他比原本預期的時間還要早學會新的語言。

簡單來說,作者是在短時間內不斷專注重複一件事而快速學習新技能。我們的大腦在運作時是透過神經纖維形成一個網絡,而包覆在神經纖維外的髓鞘則能強化神經訊號傳遞。

透過這個特性,只要我們能不斷對於想學的事物進行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會使得髓鞘不斷一層又一層的覆蓋原本的神經路徑,強化我們接收到的新訊號,讓我們越來越熟練。

我就嘗試利用每天寫日記的習慣,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學會了左手寫字。一開始寫得歪七扭八,後來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開始會思考技巧方面的問題以及修正方式,這使得我的大腦不斷一層又一層的將新的神經路徑蓋過舊的路徑,讓我快速地學會使用左手寫字。

提升學習效率要領2:同意犯錯很重要

現在你知道學習與大腦的關聯性後,接著對於犯錯時所抱持的心態是個關鍵。

當挫折來臨時,如果我們的心態是退卻與害怕,很可能會形成與退卻害怕有關的神經路徑;一但這條路徑不斷被一層層的強化,就會讓我們不斷接收到與放棄有關的訊號,使得我們面對學習時,容易產生想放棄、逃避等行為。

相反的,如果內心抱持著「同意犯錯」的想法,則會使我們的大腦擁有新的、關於不怕犯錯的神經路徑產生;讓我們有勇氣面對問題、轉為成長型心態;讓新的神經路徑開始層層覆蓋掉,原本害怕犯錯的舊神經路徑。

無論是對自己或是他人,同意犯錯能讓學習者安心的待在所處的環境,提高學習專注力、學習意願性。

提升學習效率要領3:清晰明確的態度,建立屬於自己的學習價值

無論你想學的是語言、或是一項技術,又或是跟我一樣因興趣而練習左手寫字,我們都必須理解犯錯與困難是一定會發生的事。能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原因絕對來自於:自己是否對目標抱持著明確清晰的態度。

你可以問問自己:「如果學好這件事或技能,能從中獲得到什麼呢?」也許是成就感,也許是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或者是增加收入。

無論你的答案為何,所答出的內容就是你的學習價值,接著就順應這份價值好好的努力學習吧。

自己是否對目標抱持著明確清晰的態度,影響著心態與學習成果
(自己是否對目標抱持著明確清晰的態度,影響著心態與學習成果)

提升學習效率要領4:將你的所學與週遭事物形成關聯性

我個人認為這是很重要的1點,因為前3點的內容都是針對自已,而第4點則是將自己與周遭環境形成連結,好處是能幫助自己培養「邏輯力」。

學習會讓人退卻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我不知道學了之後還能幹嘛?」導致許多人容易半途而廢。

你可以試著思考看看自己所學的內容,還能與生活中的何事形成關聯性,舉2個例:

1.學習英語除了能幫助自己增加職場競爭力,還能幫助自己出國旅遊時,有效與當地人進行溝通,建立良好友誼。

2.深蹲訓練能強化下半身的肌力,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出門旅行時,走的更久更遠不容易累,好好享受當下。

用紅色標記的內容,就是學習的延伸,很簡單吧!你可以經常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延伸練習,久而久之你會發現,很多事物其實都能互相變通、互相應用,而邏輯能力也能在這過程中慢慢的獲得提升。

無法專心學習怎麼辦?

心態會左右著我們的行為,想學好一件事物就需要專注投入時間。然而在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專心變成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克服這巨大挑戰的作法就是培養「控管自我行為的能力」。你可試著為自己寫下每日代辦事項,讓自己清楚知道何時該做何事。

別忘了,我們的大腦會對於一個想法、一個行為而不斷進行一層又一層的神經路徑覆蓋與強化,善用這個特點能讓新建立出來的行為,逐漸成為自然的習慣。

以上4個要領分享給各位囉,只要能清楚理解學習的本質,就能幫助自己在學習時有更好的心態建立與轉換。

祝福你能成為一位高效學習者。

我是Kai.You Know That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


[註1]《超速學習》作者Scott H Young,因完成許多自學計畫而被譽為「學神」。著有《超速學習-我這樣做,一個月學會素描,一年學會四種語言,完成MIT四年課程》

HELLO 我是楷富,記得在文章最底下的訂閱處,簡單輸入你的電子郵件,就不會錯過新文章上線喔

  • 延伸閱讀:

有效避免溝通衝突:利用「3多」原則,打造讓人願意卸下心房的說話空間

  • 《Wow這就是人生》Podcast精選單集推薦:

優先找出生活中的干擾源,你也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提升學習效率|你想聽的議題 |feat.Rose

  • 粉專&Podcast追蹤:

《Wow這就人生》粉專

《Wow這就人生》Podcast

健身教練必學的人際關係課題:學習說再見,讓學生笑著轉身離去

logan weaver spimbrdgg9c unsplash 2
健身教練必學的人際關係課題:學習說再見,讓學員留下好印象
(健身教練必學的人際關係課題:學習說再見,讓學員留下好印象)


“世上的任何事只要涉及到溝通,就會是一項人際關係的課題”

You Know That I’m Kai

你我可能都有過因學生不續約而感到失落的經驗,當下的你是如何將這段緣份好好畫下句點呢?

Continue reading “健身教練必學的人際關係課題:學習說再見,讓學生笑著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