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為何人總愛逃避問題?從演化來看人類攜帶至今的大腦行為

ali kazal vp5tsfiewyq unsplash
《自我成長》為何人總愛逃避問題?從演化來看人類攜帶至今的大腦行為
《自我成長》為何人總愛逃避問題?從演化來看人類攜帶至今的大腦行為

人類生來與動物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擁有學習的能力與解決事情的能力。反之,如果人類屏棄了學習卻又希望事情能按照理想的願景發展,這就正中了愛恩斯坦說的:「什麼叫瘋子,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卻期待出現不同的結果。」

但你有發現嗎?多數時候當問題找上門時,我們的第一個反應似乎容易選擇逃避,而不是解決,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我們都還使用著演化留下來的能力在過生活

幾百萬年前的人類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在遠古大草原上狩獵時還要同時提防被其牠的動物攻擊,因此,人類已經習慣一到陌生環境後就開始尋找威脅,試圖遠離或是選擇挑戰,一切都是為了生存,所以人類的大腦演化下來了一個機制:作戰或逃跑反應(趨近遠離)。

在物資匱乏的環境,多半時候人類面臨到威脅時會選擇作戰(因為不狩獵就沒有食物可吃,無法維持生命運作),可是回到現今,我們的立即性威脅其實減少了許多(很多都轉換成了潛在性威脅),而大腦有三種天性,其中一種叫做「節能」,其目的是讓我們不要過度消耗能量,以免威脅到生命。

因此各位可以思考一下,是解決問題比較節能呢?還是逃避問題比較節能呢?

我想答案很清楚,是逃避問題。因爲解決問題需要我們花時間思考並付出行動,這對大腦來說較為耗能,一但大腦感受到能量消耗過大時,基於生存原因會希望你停止行為。

可是,逃避真的能讓我們感覺到生存帶來的安全嗎?

相信各位都有逃避問題的經驗,在逃避期間能獲得短暫的快樂,可是心裡都很清楚這快樂的盡頭有堵高牆擋住,這堵高牆就是我們所需要面對的問題,無論我們怎麼逃避最終還是要面對。

當然也有人選擇一輩子逃避,可是存在我們心裡的感受騙不了人,我們的心在逃避的過程中是很難踏實的感到輕鬆愉悅,久而久之可能會悶出病,而現代醫學也在在證明了情緒也會影響許多疾病的發生,例如癌症,這就是上述有提到的潛在性威脅之一。

別讓回憶綁住你的專注當下

其實大腦挺有趣的,當你碰上困難(威脅)時,它會用過往的處理經驗來幫助你解決問題,只是它的過往經驗有的實在太久遠(笑)。

為了不讓演化所留下來的機制過度干擾現今的問題,練習專注眼前當下很重要,每當問題來臨時,嘗試著問自己:「如果解決了問題,我能獲得什麼?」「如果不解決,我會面臨哪些潛在問題?」,幫助自己跳脫出想逃避的心態。

解決問題絕對會消耗我們自身的能量,但如果選擇逃避,則有更大的可能性讓自身能量在無形中不斷地流失,最終導致健康出狀況,希望各位看完今天的內容都能練習面對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喔。

我是Kai.You Know That


延伸閱讀:《自我成長》別小看自己,了解人類的天賦能力,讓你更加自信


歡迎持續關注我的文章,每週將更新一至二篇內容。

如果你喜歡,也請幫我分享喔。

Follow Me:

2 thoughts on “《自我成長》為何人總愛逃避問題?從演化來看人類攜帶至今的大腦行為

邀請你留下閱後感想,因為我也想聽聽你的心聲